作者陸祁國付炎衛世新
綿綿春雨中,工人們在山西省新绛縣文廟南路建設工地加緊施工。現場,打樁機沉穩有力運作,挖掘機靈活揮舞長臂,推土機有序穿梭往來。
作為山西南部唯一的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該省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試點縣,新绛縣正在同步推進古城提質煥新、城市提級擴容、農村環境提優賦能“三大行動”,按下城市“煥新鍵”。
古城提質煥新行動是新绛縣推動绛州古城保護修複與活化利用的核心任務,旨在重塑古城昔日的曆史風貌,充分彰顯其獨特魅力,為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築牢堅實根基。
在安子巷保護提升現場,匠人們正用傳統工藝修複磚雕門樓。“我們像修複古瓷片般對待每處建築。”項目負責人介紹,14條傳統街巷正進行“微創手術”,11處公有曆史建築實施“一屋一策”修繕。
這種精細化保護理念延伸至整個古城:“三線”入地工程讓蛛網式線纜消失,東天池生态環境治理還原“半畝方塘一鑒開”的詩意,一批“口袋公園”和小遊園悄然嵌入街巷肌理。
“保護不是封存,而是讓曆史與現代對話。”新绛縣住建局局長王宏伍介紹,古城将圍繞“一街、二門、三關、五坊、六十二巷”建築布局,對重點曆史文化街區、地段進行科學的保護修複與提升,充分激活小微空間和特色建築的活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短闆,進一步完善古城功能,彰顯古城獨特韻味。
城市提級擴容行動旨在通過補短闆、強弱項,全方位提升新绛縣城的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新绛縣城建部門加快推進破損道路、人行道及側石的修複工作,加強對供水、排水、燃氣等井蓋的日常巡查和維護,全力确保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高效運行。
同時,新绛縣啟動龍興北路北段地下管網建設項目和新城區一次管網及換熱站建設工程,進一步完善供熱、供水、排水等管網系統,為城市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住房保障方面,新绛縣房産中心加快新城區鼓水街安置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切實滿足征收拆遷戶和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園林綠化方面,新绛縣拟建設更多口袋公園和小遊園,更新健身設施。同時,推動垃圾循環減量處理,建設專業化垃圾中轉站,購置新能源環衛設備,實現垃圾無害化處理。
近日,新绛縣114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進駐153個包聯行政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新的一年開新篇。
農村環境提優賦能行動是新绛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旨在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農村垃圾治理方面,該縣聚焦交通沿線,全面徹底清理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确保交通幹線周邊環境幹淨整潔。在村内,集中整治垃圾亂扔亂倒、亂堆亂放等問題,消除垃圾圍村現象。
殘垣斷壁和廢舊建築整治也是一項主要工作。新绛縣正在對影響村容村貌的廢舊房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繕或清理,合理盤活閑置宅基地和農房資源。
農村“三線”整治方面,新绛縣按照“強弱分設、整齊有序”的要求,清理合并散亂、斷頭線纜,有序推進入地改造,着力提升村莊整體風貌,讓村莊道路景觀更加整潔美觀。
目前,新绛縣正在統籌規劃建設生産路和生活路,結合3.39萬畝高标準農田建設,完善田間道路、農田灌溉設施。統籌推進40個村的道路、排水管網、綠化、照明、“三線”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生态停車場,合理布局鄉村小遊園。
“年底前,計劃再建成3個精品示範村和20個提檔升級村,切實滿足農村高質量發展、農民高品質生活的需求。”新绛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建國說。
夜幕降臨,绛州古城内休閑的遊客絡繹不絕,新城區商業綜合體霓虹閃爍,鄉村文化廣場響起鼓樂聲。這個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正以“三大行動”破解保護與發展的時代命題。(完)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成蕙琳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