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01:58:40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鍊接即将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在山東淄博,桓台縣啟潤農業專業合作社使用無人機,全方位、無死角拍攝麥田圖像,便于後期科學精準開展施肥、灌溉、除草等田間管理。
合作社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上,顯示着農作物的實時畫面和各項數據。在遙感信息技術和作物生長模型的幫助下,合作社可以更加科學地進行作物管理,顯著提高了作業效率。
在廣西賓陽的一家現代化農業生産基地,果蔬種植靠的不是傳統的土壤,而是“石頭”。
這種用石頭種植果蔬的方式叫岩植高效栽培技術,能夠做到“零排放”,四季都有收獲。
目前,廣西已發展10個約350畝岩植高效智能化種植基地,小青瓜年産量達3000噸,年産值超過2000萬元。
這裡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的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在高新智能溫室,一系列先進的科技設施,确保一年四季都有穩定的鮮花産出。
目前,每天有500多名周邊村民在鮮花港上班,從傳統農民轉變為掌握現代農業技能的“産業工人”。同時,鮮花港形成了組培、養護、采摘、包裝、銷售等全鍊條産業鍊,帶動了上下遊相關産業發展,為更多農民創造了就業機會。
當前,鮮花港已種植玫瑰種苗150萬株,種植玫瑰10種,鮮切玫瑰産品不僅暢銷國内市場,還成功出口至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
在河北滄州滄縣,“90後”新農人張宸正帶領團隊運用北鬥導航技術,開展農事作業。
張宸給140台農機裝上“智慧大腦”,實現耕、種、管、收全程自動化,服務土地面積達12萬畝,其中鹽堿地占50%。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鹽堿地正逐漸褪去“貧瘠”的标簽,向着肥沃良田轉變。
近年來,滄州持續探索智慧農業發展模式,大力普及推廣科技化種植手段,将各類智能化設備應用于農業生産,讓農田春管工作變得更加精準高效,有力推動了農業生産向智能化、現代化邁進。
在陝西省武功縣的現代化草莓種植大棚内,智能溫室自動化控制系統根據草莓生長的需求,自動調控溫度、光照和濕度等,為草莓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
該農業示範園的無土架空種植技術,利用椰糠、草炭等基質代替土壤,結合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能夠精準控制草莓的生長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這種種植模式還能提高空間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的産量。
統籌:李傑、王健
編導:吳昊
配音:王帥龍
包裝:夏勇
綜合新華社記者報道
"/>
2025-03-12 01:58:40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鍊接即将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