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易弋力
春節剛過,四川省委就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支持成都市高質量發展,為成都高質量發展“劃重點”。會議提出,要全面提高城市精耕善治水平。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如何推進社區治理“精耕善治”?
2月28日,記者了解到,為了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成都龍泉驿區龍泉街道濱河花園社區依托網格員常态化走訪、“居民議事廳”面對面協商、“居民之聲”互動平台三維渠道,持續推進“金點子”微創投活動。居民骨幹、巧匠能手共同組建了“觀察團+智囊團+行動團”治理聯合體,形成“發現問題-專業設計-群衆實施”的良性循環,圍繞社區環境改善、為老服務、鄰裡融合等多個主題,把“金點子”微創投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新盛社區則通過數字賦能,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更加高效。邛崃市羊安街道仁和社區,“微實事”推動基層治理走深走實。
成都已連續16年位居“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精耕善治,是成都這座城市的“幸福密碼”之一。目前,成都多個社區正以精耕善治提質“幸福城”、推進現代化,瞄準社區基層治理“細微末節”不斷改革創新,讓群衆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宋岚芹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