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程型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去年夏天,我們與茶顔悅色奶茶聯名推出‘何不繡一場’主題活動,刷爆了年輕人的朋友圈。”成新湘說,團隊緻力于探索“版權+非遺”,讓湘繡更“潮”更出圈。
在政策的加持和市場的驅動下,非遺産品成為電商消費市場的“明星”産品,同是“非遺”的壯錦在消費市場表現也十分亮眼。
“傳統壯錦元素的綜合開發利用是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的典型例子。”全國政協常委、廣西國際博覽事務局局長韋朝晖說。壯錦産品已從傳統手工藝品走進現代消費市場,在服飾、家居、紀念品等領域應用廣泛。
前不久,廣西首條全真絲壯錦提花生産線建成,實現了優質原材料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織造的有機結合,用全真絲呈現出壯錦的精美紋樣。
“這一突破填補了國内外100%蠶絲作為織物經緯線材壯錦面料的空白,獨特的産品定位和卓越的品質在市場上具有競争力,有望成為絲綢行業的新亮點。”韋朝晖說。
湘繡、壯錦,在經緯之間演繹着市井炊煙,也接住了數字時代的晨曦初露。
長期以來,壯錦是中國面向東盟對外交流的一張亮麗“名片”。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是中國與東盟織錦交流的窗口,一些企業借助這一平台,積極探索把雙方優秀織錦文化融合起來開發新産品。韋朝晖說,今年将首次舉辦中國—東盟時裝周等時尚品牌交流活動,展現壯錦非遺技藝和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
湘繡也在出海之路上大踏步前進。“今後,我們還将利用海外媒體平台多渠道傳播中國刺繡之美,策劃大型國際化展覽、比賽、研讨,邀請國内外的小夥伴參與,不斷擴大中國刺繡申報世界非遺的聲音。”成新湘說。
“許多地方的刺繡都在探索年輕人的消費新場景。”成新湘說,通過建設湘繡版權知識庫,探索品牌跨界、聯名、版權轉化,不斷延伸湘繡在現代生活場景的普及應用。截至目前,成新湘帶領團隊累計創造1508件版權作品、13件專利,累計實現經濟效益超3000萬元。
" />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程型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