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特朗普态度大轉彎, 要和中國聯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25-03-11 06:40:00 來源:新華社
【字體:
大
中
小
】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近期,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特朗普稱美國可能與中國達成新貿易協議。這一表态引發廣泛關注,背後所釋放的信号耐人尋味。
回顧特朗普此前的對華政策,強硬色彩極為濃厚。在其執政期間,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從2018年起,美方單方面挑起貿易争端,對大量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涉及商品規模龐大,涵蓋衆多行業領域。美方不斷揮舞關稅大棒,試圖在貿易談判中迫使中國讓步,這一行為嚴重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擾亂了中美正常的經貿往來。 特朗普如今表态可能與中國達成新協議,背後有着複雜的利益考量。從美國國内經濟形勢來看,面臨着諸多嚴峻挑戰。美國的國債規模持續攀升,截至目前已突破36萬億美元,龐大的債務壓力使得美國政府的财政負擔日益沉重。同時,通貨膨脹問題也較為突出,民衆生活成本顯著增加,消費市場受到抑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急需新的增長點和外部支持。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完備的産業體系,若能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恢複穩定的經貿合作關系,無疑将為美國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
美國國内政治環境也在發生變化。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主張在國内并非一帆風順,面臨着來自各方的壓力和質疑。在貿易政策方面,其強硬的對華關稅措施雖然旨在保護美國部分産業,但卻導緻美國國内企業的采購成本上升,影響了企業的競争力和利潤空間。許多美國企業開始呼籲政府調整貿易政策,尋求與中國更務實的合作。這種來自國内産業界的壓力,促使美國政治人物重新審視對華政策。 國際局勢的變化同樣不可忽視。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各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相互依存度不斷提高。美國試圖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手段孤立中國,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反而使自身在國際經濟合作中陷入相對孤立的境地。與此同時,其他國家紛紛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等國際合作項目,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美國若繼續堅持強硬對抗的态度,無疑将錯失這些發展機遇。 對于中國而言,在面對美國的态度轉變時,始終保持着理性和冷靜。中國一貫主張通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對話與協商解決經貿問題,堅決反對美方單方面加征關稅的做法。中國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貢獻力量。在與美國的經貿往來中,中國始終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同時也願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美方進行溝通和合作。
如果特朗普所言的新協議能夠達成,對中美兩國乃至全球經濟都将産生積極影響。對于美國來說,能夠緩解經濟壓力,促進就業增長,推動相關産業的發展。對于中國而言,穩定的中美經貿關系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場,促進國内産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從全球層面來看,中美兩大經濟體的合作将為全球經濟注入信心,穩定市場預期,推動全球貿易和投資的複蘇。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标并非易事。雙方需要克服諸多障礙和分歧。在貿易平衡、知識産權保護、市場準入等關鍵問題上,仍存在較大的談判空間和難度。這需要雙方秉持着誠意和務實的态度,進行深入的溝通和協商,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 特朗普表示可能與中國達成新協議,釋放出了特殊的信号。這既是美國國内經濟和政治形勢變化的結果,也是國際局勢發展的必然要求。未來,中美兩國應抓住機遇,積極推動經貿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為兩國人民和世界經濟的繁榮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責任編輯: 張同祥 )
【E-mail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