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白面書誏
編輯|白面書誏
從50億影帝淪為邊緣人物,“消失”的黃渤,還是印證了張譯說的話。
01
20 多歲的黃渤,也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對未來充滿了迷茫與憧憬,不斷嘗試各種工作。
從事過影視配音,
開過工廠。
在青春歲月裡探索着無限可能。
直到遇見管虎,他的人生才出現轉折。
2000 年,他出演了管虎執導的電視電影:
《上車,走吧》。
這部作品讓他獲得了 2001 年度金雞獎 “最佳電視電影獎”,也點燃了他對表演的熱愛。
于是他報考北電,正式踏上演藝之路。
可惜,求學之路并不順利。
帥哥美女如雲的校園裡,長相平凡的他顯得格格不入,甚至遭到了不少嘲笑與勸退。
而後,管虎又一次拯救他于水火。
他再次找到他,邀請他出演電影:
《生存之民工》。
不是主角,戲份不多。
但他不負衆望,土氣的方言加上精湛的演技,将底層民工的北漂心酸生活演繹得淋漓盡緻,也讓觀衆記住了他的名字。
不過,真正讓黃渤聲名鵲起的,是 2006 年的:
《瘋狂的石頭》。
在這部電影中,他飾演的黑皮,滿口青島話,操着榔頭,形象生動,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劇色彩。
憑借這個角色,他成功走進了大衆的視野,也讓觀衆看到了他獨特的喜劇天賦。
此後事業步入正軌。
商演不停,代言不斷,更是在09年斬獲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2013 年到 2014 年,是他事業最巅峰期。
《泰囧》《西遊降魔篇》《心花怒放》......
多部電影接連上映,票房成績斐然。
他也因此成為了 “50 億票房影帝”,成為了貨真價實的票房保障。
是好演員,同時也是好導演。
2018年,他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拿下了13億票房。
真正的實力才華集一體。
然而,就在黃渤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他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
頻繁參加綜藝節目。
這一轉變,讓不少人感到困惑。
曾經的票房影帝,為何會選擇走上綜藝之路呢?
02
“命就一條,該生活時生活,該工作時就工作。”
這是黃渤曾在節目中說的話。
在演藝事業的高峰期,他的工作強度極大。
一年要拍四五部戲,宣傳檔期也常常撞在一起,每天隻能睡兩三個小時。
高強度的工作讓他感到身心俱疲。
他意識到自己需要停下來,給自己的大腦 “供供氧”,思考一下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終于在2015年,他迎來了自己的 “放空期”。
他暫停了所有拍戲工作,加入了東方衛視的真人秀節目:
《極限挑戰》。
在節目中,黃渤幾位男明星組成了 “極限男人幫”。
他們一起經曆了各種挑戰和冒險,展現出了真實的一面。
黃渤在節目中的幽默風趣、高情商以及對各種任務的認真态度,讓觀衆看到了他不同于電影角色的魅力,也讓他收獲了一大批粉絲。
《極限挑戰》的成功,讓他看到了綜藝節目的潛力。
此後,他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中:
《向往的生活》《創造 101》《忘不了餐廳》《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綜藝節目的曝光,讓他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也讓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他的幽默、高情商和親和力,讓他成為了綜藝節目中的 “寵兒”,也讓他收獲了 “綜藝咖” 的稱号。
然而曝光度過高的弊端就是,人們看到他的臉第一反應不是他曾塑造的角色,而是綜藝節目裡插科打诨的“渤哥”。
就連各大獎項都對他“冷眼相待”。
去年出演作品《熱烈》。
作為男主的他顆粒無收,反而從“愛豆”轉型演員的男二王一博卻提名金雞獎。
而看他的票房數據來看,近年來他的作品确實不如他巅峰時期那麼亮眼。
自 2019 年的《瘋狂的外星人》之後,他主演的電影票房大多沒有突破 10 億。
如:
《奪冠》《我和我的家鄉》《涉過憤怒的海》。
雖然這些電影的票房成績也還不錯,但與他曾經的代表作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口碑方面,他的作品也受到了一些争議。
例如,2018 年他自導自演的電影,雖然票房成績尚可,但在口碑上卻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這部電影的劇情過于荒誕,缺乏深度,也有人對他的導演能力提出了質疑。
2023 年的《封神第一部》,黃渤在其中飾演姜子牙。
盡管電影票房不錯,但也有觀衆認為他的表演沒有太多亮點,角色的塑造不夠出彩。
這些作品的表現,讓不少人認為黃渤已經 “江郎才盡”,他在電影領域的影響力正在逐漸下降。
黃渤真的江郎才盡了嗎?
不确定。
唯一知道的是,他如今的現在,印證了當年的張譯說的話。
03
在當下的娛樂圈,綜藝節目可謂是遍地開花,成了不少明星眼中的 “香饽饽”。
這些節目往往能在短時間内讓明星收獲超高的曝光度。
讓他們不管是在社交媒體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能成為大衆關注的焦點。
最重要的是收入高。
輕輕松松做幾個遊戲,就能夠賺取普通人一輩人走賺不到的錢。
于是,這也成為了無數明星擠破頭也要進去的圈。
然而這其中,有一個例外。
他就是張譯。
“我是堅守底線的,不參加真人秀的。”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回顧他的事業發展,你會發現在綜藝節目上,我們根本見不到他的臉。
要不就是拍戲,要不就是在拍戲的路上。
曾經于謙和吳京在某檔節目中,現場視頻邀請他來參加真人秀。
那熱情勁兒就差沒把張譯拽進屏幕裡。
可他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幹脆利落得讓人猝不及防。
當時有人說他刷大牌,罵他不近人情。
但事實是,他隻是在守着演員的底線。
“演員要負載的主體任務是演戲。”
演員,這個職業聽起來風光無限,站在聚光燈下,享受着粉絲的追捧和掌聲。
可實際上,演員的本職工作是什麼呢?
是通過塑造一個個鮮活的角色,為觀衆帶來優秀的影視作品,讓觀衆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喜怒哀樂,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和精神上的滿足。
這才是演員的 “初心”以及“使命”。
張譯,他就是始終堅守着這份 “初心” 與 “使命” 的演員。
在他看來,演戲是一件神聖而莊重的事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對每一個角色負責,對每一位觀衆負責。
他不願意被真人秀的短期利益所誘惑,不願意因為過度曝光而消耗觀衆對他們的期待和信任。
更願意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打磨演技、塑造角色上,用一部部優秀的作品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赢得觀衆的認可和尊重。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娛樂圈,張譯的堅守顯得尤為可貴。
他就像一股清流,讓我們看到了演員這個職業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演員,隻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在演藝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如今黃渤“消失”的下場,就是印證了他的話。
如果黃渤能找回初心,那麼相信演藝圈,一定還會有他的位置。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
從50億影帝淪為邊緣人物, “消失”的黃渤, 還是印證了張譯說的話
2025-03-14 02:19:23
鹹甯新聞網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 凡來源為"交彙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并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内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内容。
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
揚子晚報
鄉村幹部報
南京晨報
江蘇經濟報
江蘇法治報
江南時報
新蘇商
揚子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