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沒有不好的行業,隻有不好的企業。企業想要賺錢,并不一定要身處風口,哪怕是極度内卷、低毛利的制造業生意,也依舊大有作為。 拓普集團(601689.SH)為此做出了證明。 業績方面。根據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淨利潤上限31.55億元,同比增長46.68%;單看四季度,淨利潤上限9.2億元,同比增長66.36%。 自登陸資本市場以來,甚至2012年以來,拓普集團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有且僅有一年出現下滑。2012年至2024年,按淨利潤上限計算,12年時間增長12倍。 股價方面。2019年8月至今,拓普集團從5.11元上漲至76.21元,累計漲幅近1300%;截至2月26日,拓普集團市值1250億元。 一句話概括就是:拓普集團,悶聲發大财;拓普集團的4萬股民,徹底賺麻了! 出色業績的背後,拓普集團始終紮根主營業務,即内生式增長,而非并購或多元化轉型。 推普集團的主營業務為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其中,内飾功能件、底盤系統和減震器合計占比超過85%。 注意,拓普集團是平台化打法,産品涵蓋8大系列,分别是減震系統、内外飾系統、車身輕量化、智能座艙部件、熱管理系統、底盤系統、空氣懸架系統、智能駕駛系統等。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有哪些好處? 第一,平台化打法,增強公司競争力和話語權。 通過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系統式、模塊化的産品,替客戶降低成本的同時,大幅縮短整車開發的周期。 正如公司自己提到的,“公司與華為-賽力斯、理想、蔚來、奇瑞、長城、小米、比亞迪、吉利等車企合作進展迅速”。說白了,盡管車企之間大打“價格戰”,上遊供應商都天然處于劣勢地位,但是,拓普集團通過替客戶降低成本,縮短整車開發周期,增強話語權。 第二,提高單車配套金額,創造新的增長點。 2024年上半年,公司“汽車電子”銷售收入為7.07億元,同比增長743%,收入占比由0.91%提高至5.78%。根據公司的說法,“單車配套金額約為3萬元,且還具備拓展空間”。 而這,也是拓普集團業績持續增長的原因所在。 在拓普集團的發展過程中,特斯拉有着特殊的地位。 2016年,拓普集團切入新能源車賽道,并與特斯拉達成合作關系,成為其輕量化底盤部件的首批供應商;靠着跟特斯拉的合作,拓普集團的産品線不斷擴張,銷售收入不斷增長,在特斯拉的背書下,拓普集團的車企朋友圈不斷增加。 跟特斯拉的合作,除了新能源汽車業務之外,還有人形機器人。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在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亮相後,拓普集團也加快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布局。 2022年,拓普集團明确提到,積極布局機器人産業,其運動執行器樣品(也就是“關節模組”)已獲得客戶高度認可;2023年,成立機器人事業部;2024年,投資50億元在甯波建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生産基地。 這就意味着,隻要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投入量産,拓普集團的相關收入也将迅速增加。 考慮到執行器占人形機器人的成本比重可達40%,所以,面對這樣一個萬億級市場,拓普集團的前景值得期待。 做個簡單總結: 從傳統零部件企業到前瞻性布局新能源車、智能車賽道,拓普集團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力,并且從過往盈利能力來看,拓普集團确實非常的優秀; 接下來,智能車的滲透率占比會迅速提高,帶動公司相關産品尤其是汽車電子收入的增長;再往後,人形機器人方興未艾,靠着與特斯拉的先發優勢,拓普集團有望享受新一輪的産業發展紅利。 總之一句話,拓普集團一再證明,即便是傳統行業,即便沒有處于風口之中,也依舊可以發光發熱,開辟一片藍海市場。
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
揚子晚報
鄉村幹部報
南京晨報
江蘇經濟報
江蘇法治報
江南時報
新蘇商
揚子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