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刀郎前妻楊娜: 抛女離家的舞蹈演員, 十年後前夫爆紅她深夜刷新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25-03-14 02:17:15 來源:新華社
【字體:
大
中
小
】
1989年的成都酒吧街,二十歲的刀郎背着吉他穿梭在各個場子。彼時的他還叫羅林,與搭檔廖健組成的“手術刀”樂隊在本地小有名氣。舞台上的他嗓音沙啞滄桑,總能吸引一群都市迷途者的駐足,其中便包括剛經曆婚變的舞蹈演員楊娜。
時年25歲的楊娜堪稱文藝圈女神,修長的身形與優雅氣質讓她在省歌舞團獨當一面。但第一段婚姻的失敗令她陷入低谷,整日借酒消愁。 某個雨夜,刀郎演唱的《沖動的懲罰》意外擊中她的心事,兩人在後台的交談從音樂蔓延至人生。面對這個比自己小五歲卻異常沉穩的青年,楊娜第一次感受到久違的心跳。 家庭的阻力來得猝不及防。刀郎父母得知兒子要娶“二婚”的楊娜時,連夜從資中老家趕到成都。
母親攥着大兒子的遺照哭訴:“你哥走後家裡就剩你一個獨苗,找個不能生養的算什麼?”向來溫順的刀郎卻頂着壓力在1991年初與楊娜領證,連婚禮都省去。 新婚的甜蜜很快被現實擊碎。女兒羅添月出生後,家庭開支驟增。楊娜堅持要買進口奶粉、請保姆,刀郎則把收入全投進音樂設備。 昔日舞台上光芒四射的舞者,開始為水電費與丈夫争吵。某次激烈沖突後,楊娜抱着女兒冷笑:“你寫的那些破歌能換幾罐奶粉?”1991年深秋的清晨,刀郎在女兒啼哭中驚醒,枕邊隻剩一張字條:“我們終究不合适。”
此後三個月,他背着女兒跑遍成都所有歌舞團,直到收到法院傳票才知,妻子早已通過司法程序解除婚姻。這段經曆催生出《孩子她媽》的初稿,歌詞裡那句“你走後的第七天,孩子學會了叫媽媽”讓後來的歌迷心碎。 帶着滿身傷痕,刀郎輾轉至海南駐唱。在潮濕的海風裡,他遇到了改變命運的女人——朱梅。這個新疆姑娘不僅接納了他襁褓中的女兒,更賣掉首飾支持他錄制專輯。1995年,兩人在烏魯木齊組建工作室時,刀郎賬戶僅有1200元存款。
轉機出現在2004年。當《2002年的第一場雪》以270萬張正版銷量橫掃樂壇時,躲在幕後的朱梅正忙着安撫被狂熱粉絲吓哭的女兒。刀郎特意在專輯内頁寫道:“緻我的雪蓮花——你用十年風雪換我一場春天。” 名利雙收後,刀郎接到多個陌生來電。電話那頭的楊娜泣不成聲:“添月需要親生母親......”然而女兒早已将朱梅視為至親,甚至在作文裡寫道:“我有兩個媽媽,生我的在天上,養我的在身旁。”圈内人透露,楊娜曾多次試圖通過中間人傳話,但刀郎的回複始終是:“有些選擇就像潑出去的水。”2010年後,他逐漸淡出公衆視野,帶着妻女定居蘇州。如今被拍到的畫面裡,總見他在市井街巷接送孩子,而朱梅依然是他每首新作的第一個聽衆。
當媒體追問是否怨恨楊娜時,刀郎曾平靜回應:“感謝她教會我責任的分量。”或許正是那段破碎的婚姻,淬煉出他歌聲裡特有的蒼涼。而命運給出的答案早已寫就:那個陪他吃路邊攤的女人,最終等到了屬于他們的“第一場雪”。
(責任編輯: 平安—讓 )
【E-mail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