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近日,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發布了調整及暫停運營部分公交線路的公示,其中涉及多條BRT。具體來說,B29、B31等線路計劃調整行經路段及站點,公共汽車B20、B7路快線整合,B1路快線、B4路快線、B5路快線、B13、B14、B23路等線路計劃暫停運營。
根據《公共汽車調整設置情況表》,B20與B7路快線整合的原因為:減少BRT通道西段線路重疊,提高BRT系統運行效率。
B29起止點拟由博彙商業區總站—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總站調整為筆村總站—地鐵魚珠總站,行經線路與此前相比也大為減少。其中原因為:線路與地鐵五号線的運輸功能基本相同;覆蓋筆村區域新建大型社區,拓展BRT覆蓋範圍,提高線路運行效率。
B31起止點拟由珠江嘉園總站—地鐵魚珠站總站調整為珠江嘉園總站—黃埔東路(石化南路)總站,調整原因為:西段線路迂回,客流較少,線路運行效率較低。
此外,有6條BRT相關線路計劃暫停運營,調整的原因為:B1路快線、B5路快線分别為B1路、B5路的高峰期快線,由正線自由調度;B4路快線屬于B4路高峰期快線,線路客流減少。3條BRT相關線路——B13、B14、B23路計劃暫停運營,調整的原因為:三條線路均屬于BRT通道分流線,近年客流下降,分流作用已大幅減弱。
關于上述線路調整方案,廣大市民可于2025年3月9日前通過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網站—互動交流—領導信箱欄目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公共汽車調整設置情況表
公共汽車調整設置情況表
公共汽車調整設置情況表
此外,由于公共汽車淩塘環村路總站場地租約即将到期,自2025年3月8日起,公共汽車B11路由淩塘環村路總站至員村(美林花園)總站調整為岑村總站至員村(美林花園)總站。
2010年,被譽為“東部彩虹”的廣州首條快速公交系統(BRT)應運而生。BRT采用“封閉走廊+靈活線路”模式,在BRT專用通道内隻走BRT車輛,體現公交路權優先的設計思想,減少公交車輛與社會車輛混行幹擾,實現公交車輛快速化。BRT開通後,通道内平均運營速度達到24公裡/小時,比開通前提高了84%。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BRT作為亞洲最繁忙的BRT系統,日均客運量曾超過75萬人次,2024年,這一數據降至26.62萬人次,占市中心區公交客運量的10.78%。
采寫:新快報記者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