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爾街見聞
《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給出了不同解讀。《紐約時報》認為澤連斯基有一定動機。他沒有充分感謝美國為試圖結束沖突所付出的努力(這是特朗普想聽到的),并要求美方承諾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這是特朗普不想聽到的)。而《華爾街日報》則提出了兩種可能:1、萬斯的顧問否認了争執是美方提前安排的。2、這是特朗普和萬斯“有備而來”,目的是為了之後的美俄會談。
據央視新聞報道,2025年2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會晤,以一場震驚世界的公開争吵告終。原本旨在展示兩國團結、簽署礦産協議的會面,卻演變成了一場外交風波。
在長達40分鐘的“雞同鴨講”後,雙方進入了9分鐘的激烈争吵:萬斯指責澤連斯基沒有感恩之心、特朗普不斷打斷澤連斯基最終宣布會談結束、随後澤連斯基及其代表團被“趕出”了白宮。
如今外界衆說紛纭:這場沖突究竟是特朗普政府精心策劃的“下馬威”,還是澤連斯基“不識時務”導緻的意外?
一、特朗普團隊的“事前提醒”與“事後反轉”
據《紐約時報》報道,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Graham)在澤連斯基走進白宮橢圓辦公室之前幾個小時,曾建議澤連斯基“不要上當”。
格雷厄姆在當晚接受采訪時曾表示:
我告訴他,别讨論安全協議。
然而諷刺的是,就在會談結束後,格雷厄姆的态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他在白宮外對記者表示,澤連斯基應該“辭職,派一個我們可以合作的人過來,或者換人”。
二、“西裝”引發的慘案?
當會談尚未正式開始,特朗普對澤連斯基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你穿得很正式”,這指的是澤連斯基一貫穿着的穿印有烏克蘭三叉戟國徽黑色軍事風格衛衣。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澤連斯基就舍棄了西裝、襯衫和領帶,在與世界領導人的重要會議中也是如此。
然而澤連斯金這種堅持民族服飾的行為,
随後記者的尖銳問題更是将矛盾推升至白熱化。來自保守派有線電視網RealAmerica'sVoice的白宮首席記者BrianGlenn、一位特朗普的鐵杆支持者在提問環節直接質問澤連斯基:
“為什麼你不穿西裝?你是在這個國家最高級别的辦公室,卻拒絕穿西裝。你有西裝嗎?很多美國人都認為你不尊重這個辦公室的尊嚴。”
三、沖突原因:各執一詞
所以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這場會談的破裂,《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給出了不同的解讀。
在會談中,特朗普曾不耐煩地表示“我不關心安全保障,我關心的是達成協議”。在被記者和澤連斯基一再“提醒”後,特朗普怒氣沖沖地表示:“你們一直愚蠢地談安全保障,安全保障壓根不是問題!”
而《華爾街日報》則提出了兩種可能。
四、會談後被取消的午餐與“空座位”
雖然此次會談不歡而散,但是似乎并未影響特朗普及其團隊的心情。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繼續享用了原本為澤連斯基準備的午餐。他的高級助手們坐在空座位上,享用了早春綠色沙拉、迷疊香烤雞和焦糖布丁。特朗普的白宮副幕僚長丹·斯卡維諾(DanScavino)還在社交媒體上興高采烈地發布了菜單。
而且在沖突發生後,烏克蘭代表團建議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嘗試進行一對一會談,但美方官員對此不感興趣。
五、澤連斯基的“補救”
在會談沖突數個小時後,澤連斯基出現在福克斯新聞上,接受了之前安排的采訪并盡力“補救”。澤連斯基對這場争執表示了一些遺憾,但他說他相信自己可以修複與特朗普的關系,他“不想失去在美國的偉大夥伴”,認為今天的沖突對雙方都不好。
白宮的這場沖突,究竟是特朗普政府精心策劃的一場“下馬威”,還是澤連斯基未能領會特朗普意圖而導緻的意外,目前仍無定論。各方解讀不一,使得這場沖突更加撲朔迷離。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沖突對美烏關系、俄烏談判進程以及國際地緣政治格局都将産生深遠影響。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别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标、财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責任編輯:郭明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