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
EN
無障礙浏覽 |
關懷版
首頁
省政府
新聞
信息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
數據
省情
首頁
>
新聞
>
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健康聆聽 無礙溝通|全國愛耳日
2025-03-14 12:59:44
來源:
海南日報
【字體:
大
中
小
】
打印
2025-03-14 12:59:44
耳是人類感知聲音的重要器官,也是我們與外界溝通交流的橋梁。耳的結構複雜而精巧,讓我們能夠享受美妙的音樂、聽到親人的呼喚、感知周圍環境的變化。 作為一名耳鼻喉科醫生,筆者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被聽力問題困擾的患者。他們年齡各異,但聽力損失造成的影響卻同樣廣泛且深遠,包括喪失與他人溝通的能力,語言發育遲緩,進而可能孤獨、沮喪等問題。 要保護聽力,首先需要了解我們是如何聽到聲音的。我們的耳分為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組成,它們負責收集聲音并将其傳輸至中耳。中耳包括鼓膜和三塊小骨頭(錘骨、砧骨和镫骨),它們共同構成聲音傳導鍊,将聲音從外耳傳導至内耳。内耳是聲音感知的主要場所,包括前庭、半規管和耳蝸。當聲音振動傳到耳蝸時,耳蝸中的毛細胞将聲音信号轉化為神經信号,傳輸至大腦皮層進行處理。外耳、中耳或内耳的任何一個部分受損,都可能導緻聽力下降。 按病變發生部位, 使用耳機時,音量應保持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且每天使用時間不超過60分鐘(遵循60/60規則)。在嘈雜環境中,盡量使用降噪耳機,避免通過提高音量來掩蓋噪音。 盡量避免長時間處于高噪音環境。如果無法避免,應佩戴耳塞或耳罩,減少噪音對聽力的損害。 長時間使用耳機後,應讓耳休息一段時間,避免聽覺疲勞。每天安排一段時間讓自己處于安靜環境中,幫助耳恢複。 定期進行聽力測試,尤其是長期暴露在噪音環境中的人群。如果發現聽力下降或耳鳴,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C、E和鎂的食物,如魚類、堅果和綠葉蔬菜,有助于保護聽力。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可能損害内耳血管,進而影響聽力。 大部分傳導性聾和部分混合性聾通過耳科手術可以使聽力達到一定水平。因各種原因不能手術或者手術無望提高聽力者,可佩戴适合的助聽器。傳統的助聽器主要依靠放大聲音來幫助聽力受損者,現代助聽器通過數字信号處理技術,可以根據個體的聽力狀況進行智能調節,提供更加清晰、自然的聽覺體驗。 人工聽覺植入(人工耳蝸植入、腦幹植入、骨傳導植入等)設備為重度耳聾患者及全聾患者恢複聽覺帶來了曙光。這些設備本質上是特殊的聲電轉換電子裝置,其工作原理是将環境中的機械聲信号轉換為電信号,并将該電信号傳入患者耳蝸,刺激聽神經或直接刺激腦幹聽覺區域,從而産生聽覺。 擁有健康的聽力,我們才能無礙地聆聽世界的聲音。願每個人都能“健康聆聽無礙溝通”,讓我們共同關注聽力健康,享受生活美好。 作者: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顧曉東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主任醫師李文妍 策劃:鄭穎璠王甯 編輯:王建影
相關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TOP】
【
打印頁面
】【
關閉頁面
】
您訪問的鍊接即将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