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股市集體走低,隔夜美股尾盤跳水,延續近期的調整姿态。不過,A股這兩日逆全球資産而走強。繼昨日小幅反彈之後,今日高開震蕩以及午後迎來拉升下,實現短期的兩連陽。盤面上,持續分化的科技股再度表現,而證券以及銀行的拉擡下,指數整體保持強勢。不過,指數上行中持續性存疑,疊加短期成交整體的萎縮,或仍有反複。
回顧全天市場的回升,國内政策預期持續強化以及外部環境邊際緩和或是兩個核心看點:
一方面,國内政策預期升溫。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釋放重要信号。政府工作報告明确 2025年GDP增長目标為5.5%左右,強調“科技自立自強”與“擴大内需”雙輪驅動。财政政策方面,赤字率拟提高至4%,拟發行特别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拟安排地方專項債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進一步夯實經濟複蘇預期,給市場帶來積極提振;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長3月4日表态,若相關國家能有效管控芬太尼類物質流動,美國可能取消對華加征的關稅。這一表态被市場解讀為中美貿易摩擦階段性緩和的信号,疊加美聯儲3月議息會議或放緩加息節奏,國際資本風險偏好有所回升。今日亞太市場以及國内市場迎來普漲反彈;
不過,盡管如此,我們認為短期市場的反彈仍是近期調整趨勢中的反抗。短期多方擾動之下,指數仍有回落的可能。首先,外部美聯儲降息節奏不确定性、中美關稅博弈(如芬太尼關稅條件性取消的表态)或階段性壓制風險偏好;其次,國内方面,市場風格切換頻繁,科技與消費闆塊内部輪動加速,部分高估值品種面臨業績驗證壓力;除此之外,短期量能瓶頸之下,成交額已經萎縮至1.5萬億左右,進入階段的弱勢範疇,市場仍需增量資金入場确認行情整體趨勢。
當然,這僅是波段可能表現,從市場整體趨勢看,短期市場仍将處于政策預期與經濟現實的博弈期,上證指數區間震蕩概率較大,創業闆指也或仍有反複。而從中期視角,随着政策落地見效與企業盈利修複,市場有望在二季度迎來估值切換機會。對于投資者來說,近期市場整理中可重點留意市場成交的新變化,如果指數回落或者突然拉升下打破近期縮量狀态迎來成交釋放,那麼短期的調整或随時結束,并迎來新的波段上行行情。具體投資機會方面,可逢低布局三條主線:一是自主可控領域(半導體、AI 算力);二是内需消費(醫藥、食品飲料);三是高股息闆塊(央國企、公用事業)。操作上,關注成交額能否重返 1.5 萬億上方,若量能持續萎縮,需進一步降低倉位應對震蕩。
">
打印本頁正文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