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滿蘇爾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父親書房總飄着墨香,母親練功的越劇唱腔是她的童年"——這句網絡流傳的話,道出了吳越的成長背景。在這樣的藝術世家長大的她,卻選擇了一條"叛逆"的道路:放棄書畫,毅然報考上海戲劇學院。
在當下娛樂圈熱衷于買熱搜、炒作CP的浮躁氛圍中,吳越始終保持着自己的節奏。她專注于角色的打磨,像水一樣自然地融入每個人物:《和平年代》中堅韌的軍旅記者,《掃黑風暴》裡内心糾結的母親。觀衆或許記不住她的熱搜詞條,卻難忘她塑造的淩玲、賀芸等角色。
2005年經曆感情重創後,吳越選擇将自己"埋"進劇場。她成為了浮華娛樂圈中的一個"局外人",至今未婚,卻始終保持着對名利的清醒認知。正如她展現的生活态度:有時給生活留些空白也很好。
這個新年裡的吳越,沒有華麗的妝容,沒有精心打理的發型,甚至坦然展示了幾縷白發。這種返璞歸真的狀态,反而凸顯出她獨特的氣質。在大多數人忙着嗑瓜子、刷手機的年節裡,她選擇與家人一起練習書法,延續着家族的文化傳統。
吳越的選擇讓人深思: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中,還能保持如此清醒的人越來越少。她不追逐熱搜,不炒作話題,專注于演技的沉澱,活出了一種難得的從容。
從藝術世家的"叛逆女兒"到如今的實力派演員,吳越的人生軌迹頗具戲劇性。她放棄了看似穩妥的書畫之路,卻在表演藝術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這種選擇,印證了她對藝術的獨特理解。
如今的吳越,将文人氣質自然地融入演藝事業。她的表演不張揚,卻充滿力量;她的生活不喧嚣,卻韻味十足。那些未經修飾的白發和素顔,反而成了她最動人的風景。
在這個注重外表的時代,52歲的吳越用最本真的狀态示人。她的美不需要金銀裝飾,不依賴燙染造型,而是來自于内心的沉澱與從容。這種氣質,是歲月給予的最好饋贈。
" />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滿蘇爾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