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播前兩天,剛好是農曆二月二,民間俗稱“龍擡頭”。中國大運河恰似一條巨龍貫穿南北,托起漕運千帆,為一個民族的發展和繁榮注入生機與活力。
然而,它又溫柔地哺育沿岸兒女,粼粼波光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無數美好生活在此紮根生長。

當溫情的故事,發生在充滿“水韻”的江蘇,更為年代劇的宏闊畫卷增添了溫暖底色和溫潤質地。含“蘇”量很高的《北上》,因江蘇作家、江蘇導演、江蘇演員等相聚于“運河”而誕生,并在大運河江蘇段取景拍攝。

比如,劇中主要取景地是有着2500多年曆史的昆山巴城鎮,《北上》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的巴城老街。穿鎮而過的古運河,滋養出江南古鎮獨特的風貌。
巴城老街,建于清代光緒年間,其中一條東西向石闆街,僅能容納三人并肩而行,天空剩一線可見,因此得名“一線天”。
石闆街兩旁房屋沿河而建,粉牆黛瓦展現出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情。從青磚瓦巷,到運貨船鳴笛,運河沿岸的風土人情被影視語言“活化”,漕運曆史、傳統手工藝等自然而然融入當下生活。

《北上》導演姚曉峰說,從拍攝之初,他就給演員們布置“作業”,讓他們沒事就在運河邊轉轉、看看,能對角色有把握有感覺,讓表演更自然地呈現“運河人家”的生活狀态和精神風貌。制片人張書維透露,在實景小院拍攝結束後,劇組會一起在院子裡吃飯,閑暇時在河邊散步,演員們就像是真的生活在運河邊一樣。
《北上》同樣在大運河沿岸的江蘇城市揚州取景拍攝,用鏡頭呈現其豐富的文化遺産、精緻的園林藝術和獨特的美食文化。

揚州,是兩千五百年大運河的“生長原點”,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節點城市、大運河原點城市、中國大運河聯合申遺牽頭城市,素有“運河第一城”的美譽。




這些會不會一一出現在劇中?3月3日,一起期待哦!
河與人,百年千年相依相偎,千絲萬縷相連不斷,“濃得化不開”。運河沿岸的人與城,是運河文化的見證者,也是運河精神的傳承者。正如《北上》預告片中夏鳳華所說,“我們在水邊長大的,有水的地方都是家鄉”,水、城、人共生的故事,還在續寫新的篇章……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吳雨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