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和歐盟圍繞烏克蘭問題分歧加大之時,美國“政府效率部”實際主導人埃隆·
當地時間3月2日,馬斯克在X平台轉發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支持者、政治評論員岡瑟·伊格曼的貼文。伊格曼在貼文中稱美國是時候離開北約和聯合國了。馬斯克對此評論:我同意。
馬斯克表态支持美國脫離北約和聯合國
伊格曼的貼文提到了美國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邁克·李的提案。邁克·李上月底在國會提交議案,要求終止美國的聯合國成員國身份。該議案得到參議員瑪莎·布萊克本、衆議員奇普·羅伊等多名共和黨議員支持。
邁克·李指責聯合國拿了美國納稅人的錢卻經常破壞美國利益、攻擊美國盟友、幫助美國的對手。他特别提到了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東救濟工程處)。以色列指責近東救濟工程處工作人員與恐怖組織有關聯,并宣布“封殺”該機構。
聯合國去年公布的獨立調查報告指出,以色列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關于聯合國工作人員與恐怖組織有牽連的說法。報告認為,近東救濟工程處仍然是巴勒斯坦的關鍵“生命線”。
上周六,邁克·李還在社交媒體發文公開呼籲美國退出北約,稱“歐洲不愛美國,讓我們離開北約”。邁克·李的發聲是針對挪威燃料供應商HaltbakkBunkers。上周五,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白宮發生争吵後,HaltbakkBunkers宣布停止向美國軍艦提供燃料,以表示對烏克蘭的支持。
馬斯克曾對聯合國和北約都表示過不滿,認為美國對兩者出資過多。馬斯克還質疑,為了對抗蘇聯而成立的北約,為何在蘇聯解體後還不解散。在第一個總統任期,特朗普也多次對北約發威脅,警告如果其他成員國不提高國防支出,美國将退出北約。
但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此前為美國退出北約設置了門檻。
圖為魯比奧(資料圖)
2023年,尚未成為美國國務卿的參議員魯比奧與民主黨人聯合起草了一項法案,規定美國總統要帶美國退出北約必須獲得參議院三分之二議員同意或者得到國會授權。該法案通過了國會投票,并在美國前總統約瑟夫·拜登簽署後生效。
由于支持北約的共和黨人占多數,特朗普很難通過參議院投票帶美國退出北約。如果特朗普動用總統權力堅持宣布帶美國退出北約,則可能與美國國會發生糾紛。如果雙方出現法律訴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将負責最終裁決。
即便不帶美國退出北約,特朗普也可以用減少美軍參與行動等各種方式減少對北約的投入。對于聯合國,特朗普此前已經宣布帶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禁止向近東救濟工程處提供任何資助,并要求審視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等機構的對美立場。
歐洲長期以來與美國在國家防務上有着深度合作,但随着特朗普政府與歐盟整體的關系愈發冷淡,很多人擔憂歐洲未來的安全保障将何去何從。
前北約官員、現就職于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的CamilleGrand最新警告,歐洲正面臨着嚴重的戰備問題,如果特朗普決定因為貿易不平衡而從德國等國撤出美軍,那麼歐洲将措手不及。
據消息透露,歐洲領導人現在擔憂特朗普與俄羅斯的關系過于友好,并普遍預計特朗普将撤回前總統拜登在俄烏沖突爆發後派往歐洲駐紮的約2萬名美軍。
一名北約外交官透露,如果這批美軍在某一刻被召回美國,他絕對不會感到驚訝。但他也強調,這批部隊是在特殊情況下被派到歐洲的,他們的離開某種程度上隻是意味着情況恢複正常而已。
據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以來,駐歐美軍的數字一直在75000至105000人之間波動。而這些美軍被認為是歐洲防務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除了駐紮在歐洲或北約盟國基地的美軍部隊外,美國特遣隊還在歐洲地區北約部隊的指揮和控制中發揮着關鍵作用。
圖為在歐洲駐紮的美軍示意圖
盡管特朗普政府聲稱,目前并沒有大規模裁減駐歐美軍的計劃,但口頭承諾并不能打消歐洲方面的疑慮。歐洲方面擔心,在特朗普的領導下,駐歐美軍人數的下降速度将超過他們的想象。
英國前外交官、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NigelGould-Davies指出,考慮到特朗普反複無常的性格,歐洲對美國的保護和防禦承諾可能已經沒有多少信心。
這也就意味着歐洲的國家安全系統中将出現一個顯眼的漏洞,對于既需要繼續支持烏克蘭,又需要加強自身國防建設的歐洲各國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打擊。
德國總理候選人FriedrichMerz指出,歐洲必須做好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保衛歐洲大陸的準備。特朗普可能不再無條件支持北約的共同防禦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