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鼠“親密接觸”後兩位大叔多髒器損傷
59歲的季大叔(化名)和57歲的許大叔(化名)都住在浙江的農村。 前不久,季大叔的家人在家裡看見老鼠活動,告訴季大叔後,他并未在意。誰知,幾天後,季大叔突然開始發高燒、頭疼欲裂,腿疼得站不起來,好幾次差點暈過去。在當地醫院就診時,送病原基因組學檢測顯示,他體内存在大量鈎端螺旋體。 季大叔被轉至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接診的陶然副主任醫師和胡青青主治醫師結合臨床症狀和病史,對他進行了常規血液檢查、腰穿、影像學等全面檢查。 結果顯示,此時的季大叔不僅具備鈎端螺旋體病的病原學依據,且符合“發熱、肌痛、全身乏”三症狀,“眼紅、腿痛、淋巴大”三體征等鈎端螺旋體病的典型症狀,還并發腦膜炎表現。 随即,陶然副主任醫師和胡青青主治醫師對他進行了青黴素抗鈎端螺旋體、激素抗炎等對症治療,迅速控制住了病情。目前,季大叔已康複出院。 和季大叔相比,許大叔和老鼠的接觸更為直接。在親手逮住一隻老鼠後,他很快開始發燒,渾身無力,排尿也越來越少。 經過全面檢查,接診的陶然副主任醫師發現,許大叔症狀更為嚴重,出現了感染性休克,同時伴有心髒、肺、腎髒、肝髒等多髒器損傷,情況極為兇險。經過重症醫學科和感染病科的抗感染、抗炎、護肝、護腎、補液、營養支持等對症處理後,許大叔脫離了危險。目前,他已恢複健康。
什麼是鈎端螺旋體病?哪些症狀要警惕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常務副主任(主持工作)楊益大主任醫師介紹稱,鈎端螺旋體病是一種由緻病性鈎端螺旋體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人和動物都有可能被感染。鈎端螺旋體病的傳播途徑為接觸傳播。許多野生動物和家畜攜帶鈎端螺旋體,如老鼠、豬、牛、狗等。與它們直接或間接接觸,都有可能被感染。此外,在一些潮濕、陰暗的環境中,如稻田、沼澤、河流、池塘等,可能存在感染了鈎端螺旋體的動物的尿液。當人們在這些地方勞作、活動時,如果皮膚或黏膜有破損,也容易感染鈎端螺旋體。需要注意的是,鈎端螺旋體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多變,并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上文提到的典型的“三症狀、三體征”,因此醫生在進行臨床診斷時,會結合流行病學史、實驗室檢查等做出綜合判斷。如果突然出現了上述症狀,再加上有過和老鼠等動物的接觸史,應立即就醫,請醫生及時做出診斷和治療。
除“四害”任重道遠不可松懈
陶然副主任醫師提醒,預防鈎端螺旋體病,消除傳染源是關鍵。 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的居民都要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衛生,采取有效的滅鼠措施。無論是城市的家庭寵物,還是農村的飼養家畜,都要定期做好檢查和防疫。例如,保持圈舍衛生,及時清理糞便,避免動物尿液污染環境。 在戶外勞作和活動時,如插秧、釣魚、徒步旅行等,要穿戴防水靴、手套等防護用品,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水和泥土。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皮膚和黏膜的完整性,如有傷口應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傷口接觸到可能含有病原體的物質。 對于一些容易滋生鈎端螺旋體的環境,如稻田、池塘、臭水溝、污水坑等,要進行消毒處理,讓鈎端螺旋體失去生存和繁殖的場所。 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身體鍛煉,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有助于預防感染。
"/>
女生越說疼男生越往裡寨搜狐網:接觸這種小動物, 當心被“鈎”住
繁
EN
無障礙浏覽 |
關懷版
首頁
省政府
新聞
信息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
數據
省情
首頁
>
新聞
>
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接觸這種小動物, 當心被“鈎”住
2025-03-11 13:55:34
來源:
海南日報
【字體:
大
中
小
】
打印
2025-03-11 13:55:34
潮新聞客戶端記者孫燕通訊員王蕊 近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就先後收治了兩位鈎端螺旋體病患者。 他們分别在各自老家被感染後,當地基層醫院迅速确診了病因,并第一時間向相關部門報卡,然後立即将他們轉診至浙大一院感染病科。 經過對症治療,他們均已轉危為安。
和老鼠“親密接觸”後兩位大叔多髒器損傷
59歲的季大叔(化名)和57歲的許大叔(化名)都住在浙江的農村。 前不久,季大叔的家人在家裡看見老鼠活動,告訴季大叔後,他并未在意。誰知,幾天後,季大叔突然開始發高燒、頭疼欲裂,腿疼得站不起來,好幾次差點暈過去。在當地醫院就診時,送病原基因組學檢測顯示,他體内存在大量鈎端螺旋體。 季大叔被轉至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接診的陶然副主任醫師和胡青青主治醫師結合臨床症狀和病史,對他進行了常規血液檢查、腰穿、影像學等全面檢查。 結果顯示,此時的季大叔不僅具備鈎端螺旋體病的病原學依據,且符合“發熱、肌痛、全身乏”三症狀,“眼紅、腿痛、淋巴大”三體征等鈎端螺旋體病的典型症狀,還并發腦膜炎表現。 随即,陶然副主任醫師和胡青青主治醫師對他進行了青黴素抗鈎端螺旋體、激素抗炎等對症治療,迅速控制住了病情。目前,季大叔已康複出院。 和季大叔相比,許大叔和老鼠的接觸更為直接。在親手逮住一隻老鼠後,他很快開始發燒,渾身無力,排尿也越來越少。 經過全面檢查,接診的陶然副主任醫師發現,許大叔症狀更為嚴重,出現了感染性休克,同時伴有心髒、肺、腎髒、肝髒等多髒器損傷,情況極為兇險。經過重症醫學科和感染病科的抗感染、抗炎、護肝、護腎、補液、營養支持等對症處理後,許大叔脫離了危險。目前,他已恢複健康。
什麼是鈎端螺旋體病?哪些症狀要警惕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常務副主任(主持工作)楊益大主任醫師介紹稱,鈎端螺旋體病是一種由緻病性鈎端螺旋體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人和動物都有可能被感染。鈎端螺旋體病的傳播途徑為接觸傳播。許多野生動物和家畜攜帶鈎端螺旋體,如老鼠、豬、牛、狗等。與它們直接或間接接觸,都有可能被感染。此外,在一些潮濕、陰暗的環境中,如稻田、沼澤、河流、池塘等,可能存在感染了鈎端螺旋體的動物的尿液。當人們在這些地方勞作、活動時,如果皮膚或黏膜有破損,也容易感染鈎端螺旋體。需要注意的是,鈎端螺旋體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多變,并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上文提到的典型的“三症狀、三體征”,因此醫生在進行臨床診斷時,會結合流行病學史、實驗室檢查等做出綜合判斷。如果突然出現了上述症狀,再加上有過和老鼠等動物的接觸史,應立即就醫,請醫生及時做出診斷和治療。
除“四害”任重道遠不可松懈
陶然副主任醫師提醒,預防鈎端螺旋體病,消除傳染源是關鍵。 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的居民都要保持居住環境的清潔衛生,采取有效的滅鼠措施。無論是城市的家庭寵物,還是農村的飼養家畜,都要定期做好檢查和防疫。例如,保持圈舍衛生,及時清理糞便,避免動物尿液污染環境。 在戶外勞作和活動時,如插秧、釣魚、徒步旅行等,要穿戴防水靴、手套等防護用品,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水和泥土。同時,要注意保護好皮膚和黏膜的完整性,如有傷口應及時進行處理,避免傷口接觸到可能含有病原體的物質。 對于一些容易滋生鈎端螺旋體的環境,如稻田、池塘、臭水溝、污水坑等,要進行消毒處理,讓鈎端螺旋體失去生存和繁殖的場所。 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身體鍛煉,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有助于預防感染。
相關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TOP】
【
打印頁面
】【
關閉頁面
】
您訪問的鍊接即将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