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銀行轉讓不良資産的意願顯著增強。民生銀行在招商公告中指出,其推出的資産包逾期時間較短,且尚未進入訴訟程序,後續回收潛力較大;交通銀行也提到,其不良資産包的戶均本金在1.2萬至1.4萬元之間,催收難度相對較小。
與此同時,銀行轉讓不良資産的規模不斷擴大。民生銀行第一批個人不良貸款的債權總額為13.73億元,其中本金為8.82億元,息費為4.91億元;第二批個人不良貸款的債權總額為46.55億元,本金為24.49億元,息費為22.05億元。
金融機構的個人貸款不良資産批量轉讓自2021年開始試點,并在2023年迎來爆發,規模達到千億元級别。2024年,這一規模進一步突破2300億元,兩年内累計有超過3300億元的壞賬進入不良資産市場。
股份制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情況更為嚴峻。截至2024年6月末,渤海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率高達3.3%,較2023年底大幅上升1.05個百分點。信用卡不良率也呈現爆發式增長。
2025年1月,受春節假期影響,法拍房市場供求規模有所收縮,但成交率和成交量同比仍保持增長,市場信心持續築底。
1月全國新增法拍房挂拍2.8萬套,環比下降21%,起拍總價259億元,環比下降23%。重慶、鄭州、成都位列挂拍量前三,分别挂拍936套、762套和404套。一線城市中,廣州、上海挂拍量環比降幅較大,而北京、深圳降幅較小。
亮點:蕪湖新增挂拍389套,環比增長199%,主要因鸠江區寶能睿城項目集中挂拍300多套房源,平均折扣約七折。
1月全國法拍房成交3821套,環比下降37%,但同比增長8%。深圳、上海成交金額領先,均超6億元;廣州、杭州、北京成交金額在3-4億元之間。
1月法拍房成交率為20%,環比下降4個百分點,但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上海、甯波表現突出,成交率超50%;深圳、杭州、廈門、北京成交率也在30%以上。
趨勢:盡管春節假期影響成交率環比回落,但同比上升表明市場信心仍在恢複。
1月挂拍法拍房平均起拍折價率為29.3%,成交折價率為32.9%,環比上升0.9個百分點。二拍房源因買方減少,成交折價率大幅上升,而賣方挂拍折價率保持穩定。
2025年剛開年,上市公司(預)重整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了,24年沒有完成重整的上市公司,越來越緊張;24年年底爆出财務問題的上市公司,也開始積極籌備重整工作,希望通過重整化解危機,鳳凰涅槃。
還有新增籌備重整上市公司:
1、傳統清收與核銷
銀行作為不良資産的主要産生源頭,其盈利方式首先圍繞着不良資産的處理展開。在不良貸款出現初期,銀行會通過内部催收團隊進行清收。這一過程中,催收人員運用電話、信函以及上門拜訪等手段,與債務人進行溝通,促使其還款。對于一些逾期時間較短、債務人還款意願較高的情況,這種方式往往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銀行得以收回本金與部分利息,直接增加了資産收益。
當不良貸款逾期時間較長,回收難度加大時,銀行會考慮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金并進行核銷。核銷雖然意味着銀行在賬面上放棄了部分債權,但從财務角度來看,它有助于銀行及時清理資産負債表,降低不良貸款率,使财務報表更加真實地反映資産質量。同時,核銷所産生的損失在符合稅收政策的情況下,可以抵減應納稅所得額,從而減少銀行的稅務支出,間接維護了銀行的盈利水平。
2、不良資産轉讓
銀行将不良資産打包轉讓給資産管理公司等專業機構,是其另一種重要的盈利方式。在轉讓過程中,銀行會根據不良資産的評估價值、市場需求等因素确定轉讓價格。盡管轉讓價格通常會低于資産的賬面價值,銀行會承受一定的損失,但通過這種方式,銀行能夠快速回籠資金,改善資産流動性,優化資産結構。回籠的資金可以重新投入到新的貸款業務或其他盈利性項目中,為銀行創造新的收益,從長遠來看,保障了銀行的整體盈利穩定性。
1、收購處置盈利
2、多元化經營盈利
1、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在不良資産行業中通常聚焦于特定的細分領域或資産類别。例如,一些專注于房地産不良資産的私募基金,會收購因資金鍊斷裂、項目爛尾等原因形成的不良房地産項目。私募基金憑借專業的房地産項目運作經驗和市場洞察力,對項目進行重新規劃、投入資金完成後續建設,然後通過房産銷售、租賃等方式實現盈利。此外,私募基金還會通過與其他投資者合作、引入戰略合作夥伴等方式,共同推動項目的進展,降低投資風險,提高盈利水平。
2、信托公司
信托公司參與不良資産行業主要通過發行信托計劃來募集資金,投資于不良資産項目。信托公司會根據不良資産的特點和市場需求,設計多樣化的信托産品,如不良資産收益權信托、不良資産證券化信托等。在信托計劃運作過程中,信托公司收取信托管理費,并根據項目的收益情況獲取一定比例的業績報酬。同時,信托公司還可以利用自身的金融牌照優勢,與銀行、資産管理公司等合作,開展不良資産證券化業務,通過擔任承銷商、受托人等角色,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
1、小額不良資産收購
民間投資者由于資金規模相對較小,往往選擇參與小額不良資産的收購。這些小額不良資産可能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因處置成本較高而難以集中處理的零散資産,如個人不良貸款、小型企業的不良債權等。民間投資者憑借其靈活的決策機制和較低的運營成本,能夠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收購這些資産。
在收購後,民間投資者通過深入了解債務人的實際情況,采取個性化的催收策略。例如,與債務人協商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或者利用自身的人脈資源和社會關系,對債務人施加一定的壓力,促使其還款。在成功收回欠款後,扣除收購成本和相關費用,民間投資者即可實現盈利。此外,對于一些有抵押物的小額不良資産,民間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合法途徑處置抵押物,獲取資産增值收益。
2、參與不良資産處置服務
除了直接收購不良資産外,民間投資者中一些具備專業技能和行業經驗的個體或機構,還會選擇參與不良資産處置服務環節。例如,一些擅長法律事務的律師事務所或律師個人,會為不良資産處置提供法律咨詢、訴訟代理等服務,并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還有一些熟悉房地産市場的中介機構或個人,會協助不良資産中的房産處置,通過提供房産評估、市場推廣、交易撮合等服務,從房産交易中獲取傭金收入。這種參與方式使民間投資者能夠在不良資産行業中發揮自身優勢,分享行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1、提供不良資産處置平台服務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一些金融科技公司通過搭建不良資産處置平台,為不良資産行業的各方參與者提供服務,從而實現盈利。這些平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不良資産信息,打破信息不對稱,提高資産處置效率。
金融科技公司通過向資産出售方收取信息發布費用、向資産購買方收取平台使用費用等方式實現盈利。同時,平台還可以根據交易金額的一定比例收取交易手續費。此外,金融科技公司還可以利用平台積累的大數據資源,為客戶提供不良資産估值、風險評估等增值服務,并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
2、助力不良資産處置流程優化
金融科技公司還可以通過為不良資産處置流程提供技術支持,實現盈利。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智能催收系統,幫助銀行、資産管理公司等提高催收效率,降低催收成本。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向使用該系統的客戶收取軟件授權費用、技術服務費等。此外,金融科技公司還可以利用區塊鍊技術,實現不良資産交易的信息共享、流程追溯和智能合約執行,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從而收取相應的技術服務費用。
1、銀行“壞賬”持續高位
暴利邏輯:銀行以超低折扣打包出售不良資産,AMC(資産管理公司)以1-3折收購,通過重組、運營或司法拍賣,資産價值翻倍甚至十倍增長!
2、房地産成“重災區”
房企違約占國内債券違約規模的59.9%,海外債違約中房企占比更高達55.1%。但危機中暗藏機遇:一二線城市爛尾項目被AMC以“白菜價”收購,引入代建方後利潤可達30%-50%。
3、消費金融“斷尾求生”
消費貸不良債權以0.3折賤賣!錦程消費金融一筆本金9.24萬元的債權僅以3573元成交,抵押房産淪為“白菜價”。低價背後是機構急于出表,而嗅覺敏銳的投資者已盯上這類高折價資産。
二、四大暴利模式:普通人如何參與?
1、抄底資産包:從“垃圾”中淘金
AMC批量收購銀行不良資産包,專業團隊通過盡調篩選出有增值潛力的标的。例如,某機構2017年以11億元收購爛尾樓,改造後年租金過億,估值飙升至40億元。
2、破産重整:化腐朽為神奇
企業破産重組成新風口!長城資産參與金科股份重整,通過資産剝離和運營優化,将瀕死企業變為現金流奶牛。個人投資者可通過私募基金、信托計劃間接參與這類項目。
3、司法拍賣:撿漏“法拍房”
阿裡拍賣、京東法拍等平台上線大量抵押房産,價格低至市場價7折。但需警惕産權瑕疵和隐性債務,專業盡調是關鍵。
4、債轉股:賭一個“逆風翻盤”
将不良債權轉為股權,若企業重生則收益驚人。例如,某地方AMC以債轉股介入制造業企業,3年後IPO退出獲利超5倍。
三、新趨勢:科技+法律重塑行業生态
區塊鍊可追溯債權流轉記錄,解決資産包真實性難題。AI技術實現個貸不良批量化處置。
2、互聯網平台:打破地域壟斷
淘寶司法拍賣、第三方處置平台(如“有資産”)将不良資産交易線上化,個人投資者可跨區域競拍資産包,但需警惕虛假标的風險。
3、法律生态升級:律師成核心玩家
不良物權(如産權争議土地、股權)處置需求激增,專業律師通過訴訟、談判等手段提升資産變現效率,甚至主導重組方案設計。
不良資産不是“垃圾”,而是放錯位置的财富!從萬億銀行壞賬到0.3折消費貸債權,從區塊鍊技術到法拍房撿漏,這個行業既考驗膽識,更依賴專業。普通人若想分羹,要麼深耕行業資源,要麼借道專業機構。
(轉自:不良資産行業觀研)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乾嘉筆記叙錄與整理研究”(項目編号:19YJA751039)階段性成果】
責編/韓拓 美編/沈發微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内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複本微信号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标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